当前位置: 首页>>动态要闻>>正文

网络中国节·重阳 关于重阳节,你可能需要知道这些知识……


2023-10-23  点击:[]



“重阳节何时成为正式节日?”

“重阳节有何习俗?”

“为什么把老年节定在重阳节?”

当你登高望远时可曾想过这些问题?

 

重阳节由来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

至唐代走入民间

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九”为阳数(奇数)之“极”

九月初九,两“九”相重

所以叫“重阳”或“重九”

又因“九”“久”谐音

古人认为这一天

“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有何习俗?

据研究

重阳登高源于山岳崇拜

宴饮源于庆贺丰收

因此,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

故又叫“登高节”

古人常将“上巳”与“重阳”

“三月三”与“九月九”

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上巳“踏青”春游

重阳“辞青”秋游

汉代《西京杂记》记载:

“九月九日,

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

云令人长寿。

六朝以后,“蓬饵”改称“糕”

唐宋时,重阳节吃糕就颇为流行

自古以来

中国人在这天喜爱

登高望远、饮酒赏菊、佩插茱萸

更因思乡抒怀而留下无数诗词佳作

重阳为一年节令之晚

正是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时

因春生秋落而感叹生命盛衰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重阳登高

对每个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

总能激发出无限愁绪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魏晋时期

便有赏菊、饮菊花酒的时尚

唐宋两代

重阳已成为正式的民间节日

由于菊花是长寿的象征

无论男女还形成了“簪菊”之风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虽然与重阳有关的诗篇

大多有几分“悲秋”之感

但是也有一些创作另立新意

一扫衰颓萧瑟之气

呈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壮志豪情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为什么把老年节定在重阳节?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节日

随着时代变迁

重阳节发展为老年节

为这个延续千年的传统佳节

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在民俗观念中

”是久长、久远的谐音

被赋予天长地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20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一些地方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

倡导全社会树立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013年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规定每年重阳节为我国“老年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

赓续传统之韵味

体味前人之情思

过一个文化味浓和充满温情的传统佳节

愿时光再慢些

我们陪父母一起变老

记得常回家看看

来源:学习大国

 

 

 

 


上一条:“以学增智强本领 凝心铸魂育新人”——我院开展大中小学优秀师生巡讲活动


下一条: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2022-2023学年表彰大会

关闭